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2017年中國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展望

2016年,我國工業生產整體呈緩中趨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態勢。展望2017年,全球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因素增多,我國工業領域仍存在民間投資意愿不高、去產能任重道遠、資金“脫實向虛”等問題。但考慮到我國將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工業增長新舊動能轉換,預計2017年工業經濟仍將保持平穩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   對2017年形勢的基本判斷  ?。ㄒ唬┤蚪洕徛龔吞K,外貿呈低速增長   從國際上看,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穩步復蘇,但受2017年美國新總統上任、德國大選、法國大選以及歐洲右翼勢力興起等影響,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強;新興經濟體分化明顯,印度持續活躍、巴西和南非持續不景氣,考慮到美國貨幣政策的逐步轉向,新興經濟體在2017年將面臨資本流出和貨幣貶值壓力,經濟增長可能持續放緩。從國內來看,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轉換,資源、人工、物流等價格上漲不斷推高我國加工貿易成本,傳統的外貿競爭優勢不斷減弱,但新的競爭優勢尚未形成。預計2017年我國出口整體將呈低速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增速在2%左右。  ?。ǘ┬屡f增長動能加速轉換,工業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投資增長有望筑底,實現小幅回升。2016年房地產投資增速較2015年有明顯提升,且已持續數月加快,這將有利于帶動投資筑底。同時,三季度以來工業企業效益明顯改善、工業品價格穩步回升,這將吸引民間投資增速企穩。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來看,1—11月同比增速為21%,較2015年同期大幅提升16.3個百分點,亦對未來投資增長將構成利好。綜上,預計2017年工業投資增長有望筑底,實現小幅改善,同比增長約為5%。   消費增長略顯乏力,但仍望保持平穩。消費增速近幾年緩慢下行,但網上零售保持較快增長?!盎ヂ摼W+”等戰略的實施將進一步刺激新的消費需求,成為支撐消費平穩增長的利好因素。但考慮到2016年四季度房地產調控收緊,與房地產相關的下游行業如建筑裝潢、家具銷售恐將受到影響;同時受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即將到期影響,汽車銷量恐難延續2016年的增長趨勢;此外人均收入未現顯著增長也成為制約消費增長的因素,預計2017年消費增長動力有所不足,但仍將保持平穩。   綜合來看,我國工業經濟增長動能轉換明顯加速,有望保持平穩增長,預計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  ?。ㄈ┒嘁蛩貙е鹿I各行業運行仍將延續分化態勢   裝備工業:軌道交通裝備、增材制造、通用航空等將成為新增長亮點。原材料工業:繼續回暖,生產增速小幅反彈,進出口貿易逐步回穩,行業經濟效益有所改善,但受“去產能”的影響,投資增速會繼續放緩。消費品工業:內需增長有望企穩回升,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有望增加。電子信息產業: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但受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影響,出口將繼續保持低位運行。   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ㄒ唬┕I投資回報率不高,民間投資意愿不強   2016年以來,我國工業和制造業投資增速明顯放緩。特別是受行業準入限制、融資約束、投資回報率低等因素影響,工業領域民間投資低迷問題更為明顯。1—11月,工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1%,持續低于工業投資增速??紤]到工業投資的近80%都是民間投資,如果民間投資持續低迷,會導致整個工業投資的萎縮,阻礙實體經濟中長期增長。  ?。ǘ┎糠诌^剩行業價格大漲,復產可能性加大   截至2016年12月9日,我國煤炭價格指數為161.3,較2015年底上升36.2。2016年12月5日—9日,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達98.1,比2015年年底上升41.7%。2016年以來,鋼價上漲推動鋼廠紛紛增產,一些停產但尚未關閉的“僵尸”鋼鐵企業開始恢復生產。如果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恢復生產,將加大去產能工作難度。  ?。ㄈ┢髽I貸款放緩活期存款增加,資金“脫實向虛”   一方面,流向工業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及占比回落明顯。另一方面,M1與M2增速“剪刀差”不斷擴大,單位活期存款增速居高不下。流向企業的資金本就不足,再加上企業持幣待投,這使得資金“脫實向虛”現象愈演愈烈。   應采取的對策建議   2017年,我們還需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實施創新驅動,促進新舊動能順利轉換;同時也要順應國際經貿規則新趨勢,重塑我國工業競爭新優勢,保障工業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ㄒ唬┥钊雽嵤﹦撔买寗?,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一是各地聚焦發展的新興產業在高度對接《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的同時,也要體現當地產業特色,打造引領工業轉型升級的新興產業集群。二是積極創建制造業創新平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加速解決面向行業的共性技術,彌補創新鏈條的斷裂環節,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三是完善和提升工業技術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對企業技術改造的引領作用;同時采取產業投資基金等形式,優化政府對企業技術改造升級的投資方式。四是推動傳統制造業與大數據、物聯網、工業設計等深度融合,加強制造業網絡化協同,通過生產組織方式創新使傳統產業釋放新的增長動能。  ?。ǘ┘ぐl企業投資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一是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拓展民間資本投資領域,使民間投資“有門可進”。二是通過搭建民間資本金融運作平臺、支持民營企業直接融資等加強對民間資本的金融服務,使民間投資“有錢可投”。三是在推廣PPP項目過程中,要積極推進能源價格改革,完善財政支持、融資支持、資本退出等配套政策,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使民間投資“有利可圖”。  ?。ㄈ├^續深化產融結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積極探索產融對接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集團設立財務公司,延伸產業鏈金融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探索開展科技企業投貸聯動業務試點,支持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健康發展。二是繼續加強政銀企之間的對接合作,建設產融信息對接服務平臺,建立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融資信息對接清單,提高產融信息對接效率。三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探索應收賬款、存貨、無形資產等質押融資,提高企業融資能力。四是支持企業多元化融資,引導企業通過公司債、企業債、可轉債、可交換債、私募債等債務融資工具籌集資金,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ㄋ模╉槕涃Q規則趨勢,重塑工業競爭優勢   一是密切關注和跟蹤TPP、歐加CETA等最新動態,準確把握國際經貿規則的未來趨勢,積極參與、主導和推動全球經貿規則重構。二是鼓勵工業出口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投入,提高工業品技術含量,提升生產率,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出口,形成新的出口優勢。三是鼓勵企業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沿線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開展國際產能、裝備制造合作和跨境并購,提升裝備企業國際競爭力。 來源:工信部網站 作者單位:工信部賽迪研究院

2021

10-28

美國減稅提升消費預期 紡織服裝出口將受益于訂單回升

12月2日,美國共和黨稅改法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這次稅改法案是30多年以來對美國稅法最大的一次調整。本報告主要闡述美國稅改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行業的影響。   美國減稅提升美國經濟預期,利好出口紡織行業出口訂單、如人民幣貶值將帶來匯兌損益收入:(一)提振美國經濟和消費、美國紡織服裝進口需求提升,間接提升我國紡織制造出口企業訂單。(二)美元短期或將強勢,帶來紡織企業匯兌損益收入。美國稅改法案的通過,將對經濟產生刺激作用,將帶動國內消費市場增長,有利于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訂單回升。同時,稅改短期內推動國際資本向美國回流,在短期內支撐強勢美元,以致人民幣在短期內存在貶值壓力。在本幣貶值的情況下,以美元結算的訂單將為紡織服裝出口公司帶來匯兌損益,產生額外利潤。   紡織服裝出口逐步企穩,出口美國占比保持穩定:2014年后,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紡織服裝行業向人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轉移,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金額均呈現下滑趨勢。2016年后,紡織品、服裝出口均逐步企穩,同比增速恢復至0%附近。2017年1~10月,紡織品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59%,服裝出口金額同比減少2.30%。而從出口國家方面看,出口美國的紡織品服裝金額約占總金額的16.6%,占比較大。分國別出口數據看,2017年1~8月,紡織品出口美國金額同比增長4.65%,服裝出口美國金額同比減少2.74%。   重視出口渠道公司或將受益:短期內的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將使出口較多的紡織服裝企業受益,從報表收入結構看,魯泰A、孚日股份、聯發股份超過半數收入來自港澳臺及海外,而華孚時尚、百隆東方也有30%以上收入來自海外渠道。   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出口競爭力提升,戒將使上述大力發展海外渠道的上市公司受益。   投資建議:人民幣貶值直接受益公司出口占比均較大,建議關注魯泰A、百隆東方、華孚時尚、孚日股份、聯發股份。由于貶值帶來的行業機遇在于出口量的提升,因此,我們認為歷史訂單穩定,且毛利率較為穩定的龍頭公司能夠更好的把握貶值帶來的競爭力提升的機遇,再加上對未來訂單量較為樂觀,推薦魯泰A、華孚時尚、百隆東方。   風險提示:長期來看,紡織制造行業存在向東南亞轉移的風險;東南亞等其它紡織出口國家貨幣相對于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更大帶來國內出口業務的沖擊;行業終端持續低迷,服裝銷售不達預期。 來源:紡織內參

2021

10-28

經濟加快復蘇、產銷再創新高 ——2021年上半年縫制機械行業經濟運行特點

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積極應對內外部風險挑戰,搶抓后疫情時代國際經濟和市場復蘇重要機遇,科學統籌研發、生產和市場布局,積極構建雙循環市場新體系,大力推進增產擴產,滿足市場強勁需求,行業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生產、出口等均超過2018年同期較高水平,效益水平持續改善,經濟發展呈現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良好勢頭。 1、生產動力強勁,產量再創新高 行業生產延續上年末恢復性增長態勢,截止6月末,行業百家骨干整機生產企業從業人員數較上年同期增加7.78%,行業產能全面恢復至較高水平,在上年低基數基礎上,生產創近年來同期新高。 上半年規上企業累計工業增加值增速34.4%,增速高于同期輕工專用設備制造規上企業6.1個百分點,高于國家工業規上企業18.5個百分點。 上半年行業百余家骨干整機生產企業累計生產縫制機械設備436.98萬臺,同比增長102.31%,為近年來同期產量最高值,百家企業上半年月均產量達70萬臺以上,兩年平均增長10.64%。 從分產品產量來看,據協會統計的百余家骨干整機企業數據顯示,上半年行業各類產品生產全線增長:工業縫紉機產量307.84萬臺,同比增長126.44%,兩年平均增長10.64%。其中平、包、繃、厚料、自動縫制設備等產品產量實現翻倍增長。 2、下游持續復蘇,銷售大幅增長 上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逐步回歸正軌,歐美等發達經濟體消費需求較快釋放。國內內循環作用持續加強,紡織服裝、鞋帽箱包、家具玩具等行業均呈現穩步復蘇態勢,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銷售持續增長。 上半年行業236家規上企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78.84億元,同比增長55.64%,高于國家工業規上企業27.9%的均值。二季度行業營業收入97.82億元,同比增長58.79%,環比增長20.74%。 另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隨著我國內需持續復蘇,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縫制機械產品5.2億美元,同比增長6.4%,為近年來同期進口額最高值。 3、出口全線增長,需求集中釋放2021上半年行業累計出口縫制機械產品14.99億美元,同比增長60.41%,月均出口額2.5億美元,創歷年來上半年出口額新高,兩年平均增長12.22%。 從出口地區來看,上半年我國對各大洲出口普遍增長。亞洲地區依然是我國縫制機械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場,上半年同比增長57.41%,占行業出口額比重的63.75%。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計出口9.44億美元,同比增長59.84%。對東盟出口縫制機械產品3.84億美元,同比增長43.95%。 從出口國家來看,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產品出口187個國家與地區,對近八成市場出口同比均呈現正增長,其中對越南、印度、美國、日本等主要市場出口額同比增幅均在40%以上,對巴基斯坦、孟加拉、巴西、烏茲別克斯坦等市場出口額同比均呈現翻倍增長。印度、越南依然位居我國行業出口市場前兩位。 4、產銷率下降,市場整體需求顯趨緩跡象 上半年行業百余家骨干整機生產企業產銷呈現前高后低、逐月放緩態勢。一季度,行業市場銷大于產,產品供不應求。二季度,產業鏈恢復程度持續提高,補庫動力較為強勁。隨著內銷市場需求自二季度末逐步放緩,行業市場產大于銷的態勢持續顯現。 行業236家規上企業6月末產成品(存貨)29.89億元,同比增長19.36%,較一季度末增長27.18%。上半年行業百余家整機企業產品庫存量約87.45萬臺,同比增長30.03%,約為行業月余產量,較一季度末增長近50%。 5、成本壓力合理傳遞,效益持續改善 一方面,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上半年企業運營成本大幅增長,行業盈利能力提升面臨較大壓力。行業236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成本費用164.10億元,同比增長55.09%。 另一方面,企業對成本壓力進行了合理傳遞,效益持續改善。行業236家規上企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78.84億元,同比增長55.64%;實現利潤總額10.37億元,同比增長65.67%;虧損企業單位數同比下降15.52%,虧損額同比下降3.32%。

2021

10-20

指標平穩回升,態勢整體穩中加固!2021年上半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2021年上半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我國紡織行業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和生產運行穩定態勢,產業循環保持暢通,行業景氣度回升至高位,企業效益穩步改善,投資信心有所恢復,主要運行指標平穩回升,經濟運行態勢整體穩中加固。特別是在國內外疫情形勢有所反復的情況下,我國紡織行業展現了較強的發展韌性,確保了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穩定運行。展望全年,紡織行業面臨的發展形勢仍錯綜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全年保持平穩運行仍面臨諸多考驗。 01 行業景氣度升至高位,生產形勢持續向好 2021年以來,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國內外市場復蘇向好支撐下,紡織行業景氣度和產能利用水平均持續穩步向好。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調查數據,2021年二季度我國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65.4,連續5個季度位于50榮枯線以上,較2021年一季度提升8.3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企業經營信心及前景預期顯著好轉。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紡織業和化纖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9.7%和86.1%,均高于同期全國工業77.9%的水平,較2020年同期分別提高9.4和9個百分點。 生產形勢持續向好。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紡織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以2019年上半年為基期計算(下同),兩年平均增長1.1%。產業鏈各主要環節生產形勢全面回升,超半數環節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以上。 02 內需市場逐步改善,出口形勢明顯回暖 2021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穩中向好帶動消費潛力穩步釋放,在上半年多個假日帶動下,紡織品服裝內需市場穩步恢復,對行業經濟運行平穩回升的拉動作用增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上半年,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銷售額同比增長33.7%,兩年平均增長3.7%。網絡零售活力不斷激發,“小而美”的自主品牌、“國潮”品牌及休閑運動品牌市場活躍度提升,上半年全國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4.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9.8%。 在全球疫情不斷反復的形勢下,我國出口企業的應對能力日漸增強,展現了良好的抗風險能力,紡織品服裝出口保持良好增長。中國海關快報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合計出口金額為1400.9億美元,同比增長12.1%,兩年平均增長6.2%。在海外終端市場需求恢復、出口渠道逐步多元等因素帶動下,服裝出口形勢持續好轉,上半年累計出口金額達715.3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40.3%,兩年平均增長4.4%,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0.8%上升至51.1%。今年以來,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提高,防疫物資需求有所回落,我國紡織品出口金額隨之縮減,上半年累計出口金額為685.6億美元,同比減少7.4%,兩年平均增長8.1%。 03 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發展信心穩步回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全國3.3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434.9億元,同比增長20.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36.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0.3%;實現利潤總額1078.9億元,同比增長41.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60.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6.9%。企業盈利能力加快恢復,上半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6%,較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別提高0.7和0.5個百分點。產業鏈各主要環節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上半年紡織業、化纖業和服裝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8.9%、35%和13%。超六成環節利潤增幅達到30%以上,其中化纖業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數因素影響,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387.8%。產銷銜接更趨順暢,運行質量持續改善,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產成品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分別為13.2次/年和1.1次/年,同比分別加快22.6%和14.2%;三費比例為6.8%,較上年同期降低0.5個百分點。 紡織企業發展信心繼續增強,投資平穩回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我國紡織業、化纖業和服裝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分別增長15.2%、16.6%和5.8%,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大幅回升37.6、33.5和43.7個百分點。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東部的山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全產業鏈投資額實現正增長;中部地區投資呈現恢復性增長,特別是受疫情巨大沖擊的湖北省投資回升更為明顯。 04 不確定因素仍待化解,平穩發展蘊含新機遇 總的來看,上半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為全年實現平穩運行打下了良好基礎。展望2021年全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具備繼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支撐因素。我國宏觀經濟穩定恢復,就業、收入、消費循環持續優化均衡,為紡織行業暢通產業循環提供了最為重要的內生動力。依托于完整、先進的制造產業體系,行業出口競爭力穩定釋放,有能力把握住國際市場復蘇回暖機遇。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紡織行業將積極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將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創新流通方式等舉措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度融合,努力挖掘內外市場需求潛力,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開拓發展新空間。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國內經濟恢復仍不穩固,紡織行業發展也面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今年以來,全球疫情多次反復,國內疫情在多地出現局部反彈,增加了市場復蘇的不確定性,對紡織行業產銷形勢保持平穩形成考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明顯,超出終端市場恢復程度,對紡織產業鏈中下游行業企業造成一定生產經營壓力。此外,結構性用工短缺、綜合成本上漲等常態化風險壓力也仍待化解。 紡織行業將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發揮好紡織行業在保障穩定供給、激發內需活力、改善就業與收入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努力鞏固經濟運行穩步向好基礎,為我國國民經濟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021

09-28

< 12 > 前往
午夜久久久_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_香蕉久久a毛片_www.91色